四、評價結論與建議: 分項結論 依據《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技術導則》(WS/T 751-2015)和用人單位提供的有關職業衛生等方面的資料內容進行編制。通過對該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職業病危害的防護措施等分析評價。經過判斷、概況、總結,得出以下結論:見表12-1。 表12-1 分項結論評價表 項目判斷存在問題簡要說明1.總體布局符合 2.設備布局符合 3.建筑衛生學符合 4.職業病危害因素符合 5.職業病防護設施符合 6.應急救援設施符合 7.職業健康監護不符合2021年未體檢,未見上崗前和離崗體檢資料8.個人防護用品符合 9.輔助用室符合 10.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符合 11.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符合 12.職業病危害告知符合 13.職業衛生培訓符合 14.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不符合此前未按照制度要求在網上進行職業病危害申報15.既往職業衛生評價建議落實情況不涉及 12.2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2021〕5號)之規定,結合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布局情況、產品種類、環境氣候等特點,該加油站為職業病危害風險一般的建設項目。充分考慮其工作場所可能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學特征、濃度(強度)、潛在危險性、接觸人數、頻度、時間、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和發生職業病危(風)險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該加油站為職業病危害一般類別。 13建議 根據現場調查和檢測,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建筑衛生學、設備布置、總體布置、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職業健康監護、輔助用室、個體防護、職業衛生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評價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措施建議。 13.1工程技術方面的建議 1)在對現場貯罐等受限空間設備進行檢修時,應對其內部進行通風及氣體置換,待受限空間內空氣經檢測達到合格要求后方可進入作業,外面需有人值守; 2)建議定期做好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并對維護保養過程做好相應的記錄臺賬。 13.2組織管理方面的建議 1)此次評價工作完成后盡快在網上向當地衛健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并在線打印申報回執 2)認真貫徹落實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工作,每年組織接觸職業危害的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做好健康檔案管理; 3)建議用人單位在公告欄公布此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建議用人單位嚴格按照《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的要求,補充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并做好記錄備查; 5)建議用人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所有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職業健康體檢,將體檢結果告知員工,并將職業健康體檢報告存檔。對職業禁忌證人員不能安排禁忌作業,對疑似職業病或職業病應妥善安置,并將疑似職業病和職業病患者的處置情況形成報告上報和記錄存檔。 13.3個體防護用品方面的建議 1)建議為員工發放防毒口罩,主要用于清理儲罐時使用; 2)建議制定《汽油、柴油甲醇泄漏火災導致的急性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設施; 3)督促員工工作時穿戴工作服,佩戴手套,加強個體防護,使汽油、柴油、甲醇對作業人員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13.4應急救援方面的建議 1)應加強對油汽回收系統管理與維護,保證在卸油和加油作業時減少油汽外泄量; 2)清罐作業時,要進行充分的氣體置換,保持作業場所良好的通風狀態,同時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防護用品,現場救援設備等,確保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在設備維修或事故狀態下,可能會散發或泄露大量的汽油、柴油、甲醇,建議用人單位在事故狀態或設備維修狀態,應當為員工配備防毒面具和防化服,防止在設備維修或事故搶救過程中受到急性中毒。如遇到大量泄露油品,應當先切斷油品來源的路線; 4)建議在甲醇加注機附近設置1臺可移動式洗眼器。 |